大家都知道,在國內做網站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把用境外的服務器或者空間,而另一種就是用國內的服務器或者空間。前者不需要經過工信部網站備案,而后者是需要的;因為某些原因,大家也知道使用境外的服務器不如使用境內服務器穩定,畢竟還是有一道墻堵著。很多草根站長剛開始做網站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太找到,也因為嫌麻煩而沒有去備案,而后來一不小心網站發展大了,各種需求都需要網站搬到國內來,這時候必須把網站備案,這時候很多人就犯難了。
在中國有這么一個極具我國特殊的備案制度,也讓很多人感到壓力山大。但我們是否可以換位思考下,其實這個制度也有更多的可行之處,否則也不會推出實行,比如對信息監管更加方便以及讓站長們時刻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就我自己幾次備案及變更備案的經歷,再加上指導幾百位客戶備案的經歷,讓我覺得國內的備案并不難。
第一 備案時間
如果跟大家說備案的時間也就十幾天時間,很多肯定不會感到特別麻煩,都能接受,而實際上基本也是這么長的時間。當然凡事都有意外,比如有的人可能是自己的問題、可能是空間上的問題,結果導致備案時間長達幾個月,因為很多時間都是無關的事給浪費掉了;而遭遇到這樣“待遇”的站長往往會在網上抱怨說時間太長了,所以以后的人看到這樣的表述就怕了。而實際上根據我自己以及我的客戶備案的情況來看,其實基本上管局都能在他們承諾的20個工作日里通過審核,而大多數是在十至十五天完成,甚至也有不少是低于十天的。所以說這個時間并沒有大家想得那么可怕,我甚至還總結了不少規律,比如說湖南省管局都是每個星期三下發審核通過的通知。
第二 通信管理局沒那么苛刻
很多人認為自己去政府部門辦事,都會被刁難,當然可能是我們需要改變的,但隨著高層的決策這些事情正在改變。其實管局一直以來也比沒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壞,我們有這個印象其實都是各個服務商造成的。就跟一些標準一樣,有一個國際標準,而企業有一個企業標準,往往企業標準是高于國際標準的;備案也一樣的道理,管局有一套規則,服務商根據管局也有一套規則,而一般來說服務商的規則肯定比管局的嚴格,因為服務商需要萬無一失,一旦一個有問題可能會波及其他的用戶,這樣用戶可能又來怪服務商。而我們平時問的基本都是服務商的客服,而客服往往是標準化的回答,所以就讓人感覺管局真的太苛刻了,簡直是不讓草根做網站了。
比如說我之前第一次備案的時候,空間商說要我填寫一個固定電話,而且要求必須填寫我能接聽的一臺固定電話,那時候我就差點放棄了,后來我打電話給管局,那邊說這是開什么玩笑,現在有幾個個人有固定電話,你就隨便填寫一個你們當地的固定電話號碼即可,對于個人用戶我們只會查證你的手機號碼。而如果我沒有咨詢管局,可能我就會認為管局有多么地無情之類的。還比如,我做西部數碼代理過程中指導過用戶備案,他的一個網站名稱跟我之前的網站類似的名稱,結果那邊客服說不能用,說會被管局退回來的,那客戶就說還是不搬過來得了,這樣的名稱也不能用。結果我就勸他,要他直接咨詢管局,如果不行就換,結果他打電話給管局,管局審核人員說這個名稱有什么問題呀,只要不是我們規定的以及公司性質的名稱就行。這個問題實在是還是服務商為了保障萬無一失,才這樣要求的,而后面服務商還是要這個客戶在備注里邊寫明他咨詢過管局說沒問題了才幫去去辦了,如果我不叫他自己咨詢管局,他肯定又會在網上說管局簡直不是人,這樣的名稱也不能用,這樣大家就不敢備案了。
第三 了解遵守規則
了解規則最權威的就是咨詢本省的管局;這時候有人就會擔心自己咨詢內容如果有問題就會影響自己以后的備案,其實真不必擔心,這只是普通的咨詢,人家不會記錄的,要是真擔心就可以用其他人的電話去打。有的人雖然了解了規則,但做事馬虎,比如說資料準備不齊全,好不容易等到審核的時間了,結果因為一點小問題又被退回來了。而他不找自己的原因,又來責難備案這個制度了,我覺得這時候備案這個制度好無辜的。
通過以上敘述,可能也了解到了備案是怎么回事了。相信只要我們了解相關的政策規則,并認真的對待,只要我們符合政策上的要求管局也不會為難誰。而且我個人覺得備案這個制度在國內有它存在的價值和必要,我們不能夠改變什么,就算我們能改變也不敢確定改變后的情況會更好,所以我們只有積極地去面對!
相關新聞